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第二期低碳生态培训学员心得> 正文

干靓:高校教师与设计师结对 生态理念永传播

2015-04-30 09:12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干靓 同济大学

非常有幸参加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东南大学举办的第二期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高级培训班,通过为期六天的学习、参观和讨论,既深入学习了低碳生态城市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案例,为自己日常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增加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又加入了学会组织建立的全国性同行网络,收获了满满的友情,在此感谢学会的精心组织,为我们提供了低碳生态城市领域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我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事生态城市的科研与教学,本次的培训对我而言,首先是再次让我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价值。虽然近年“低碳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界是一大热点,但其中的很多理念层出不穷,争论不休,某些(知名)实践案例由于种种原因沦为鬼城,在实践中也常常出现以生态为名行高碳之实的现实情况,让我们这些从业人员也屡屡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在本次培训中,老师们的系统讲解让我肯定了自己原先对于很多问题的认知判断,学员们热烈的案例分享、互动讨论以及两个案例的实地考察更让我相信“低碳生态”可为,可大有作为,不仅是表面的热点,更是可落地、可测度、可检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其次,本次培训非常系统实用,我本人曾参加过很多有关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大会、论坛、研讨会等,也曾数次听过本次培训好几位指导教师的讲座,因而我非常清楚把这么多大咖集中到几天的课程中并非易事,而2天半课程的安排,从张泉老师和Ronald Wennersten较为宏观的挑战、理念、理论层面开篇,到王建国老师的城市与建筑应对,到王炜老师、龙惟定老师带来的 “低碳交通”、“规划节能”专项规划,到林文棋等老师带来的实践案例,最后由叶祖达老师以与法定规划结合的技术到管理方法体系收尾,再结合第四天的参观和两天的研讨,整个过程显然经过精心组织,有思想高度,有关键技术,也有落地实践,而老师们的讲课也都非常系统,是我在平常的会议中很少能听到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本次培训中也让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点和实践方法,赵珂老师的“生态系统生态学”、李京生老师的“自然尺度”、薛松老师的“湿地之城”等,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城市的生态建设,而王炜老师的公交导向型交通规划和龙惟定老师的低碳能源规划,之前一直知道原理,此次培训后对很多实际的方法也有更多的了解,在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和实践中正考虑应用。

培训结束回到学校后已重新投入工作,也将培训中的所思所想慢慢沉淀消化,融入日常工作,在此有几点思考和建议:

1.“低碳生态城市”已经从十年前的理念阶段发展到了落地实施甚至绩效评价与反馈优化阶段,需要更多的技术整合和规范指导,是否可以由学会组织编写一些技术指南和最佳实践案例库?例如APA就有一系列Planning for Solar Energy之类的Guideline,这既可以提供给设计单位参考,又可以成为教学中的材料。

2.培训中低碳生态大学联盟的老师们也对这一领域的专业教学进行了讨论,由于这一领域相对较新,各大院校大部分现任的老师在自身受教育过程中可能都没有学习过相关的知识,是否可以通过学会和联盟的平台,组织教师的专题教案交流与学生的设计竞赛?另外可以通过培训的平台,形成相邻地域高校教师与设计师的结对,把更多的低碳生态城市理念更迅速的传播给下一代规划师,使他们掌握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技能,从而影响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

3.中国近10年在低碳生态城市领域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际瞩目,我去年曾受邀在美国的一所文理学院讲授一门名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学生选课踊跃,并且有学生提出是否可以在毕业后来中国在相关领域就业,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国外社会对本领域的热切关注。但实际上我们的对外宣传做得非常不够,英文的文献资料非常缺乏。因此是否学会可以组织对优秀的思想和案例进行梳理、翻译和对外推广宣传,甚至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培训?这也符合中央“一带一路”的宏观战略。

6天培训时间紧凑,很多培训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消化吸收,更多的思考和感受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化,也留待未来继续向学会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