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第二期低碳生态培训学员心得> 正文
任利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对于好不容易结束学生生涯,兴冲冲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言,参加学习培训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件事情了,甚至在潜意识里还会有那么一点抵触情绪。毕竟学刚刚上到头,再回到教室里听课,总是觉得兴趣很难再被激发起来,特别是对于一个此前没有从事过相关研究、也没有参与过太多规划实践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低碳生态”这个专业术语总是感觉熟悉而又陌生,而一周高强度的集中学习则显得多少有些漫长。这正是本人参加此次培训班之前内心真实的写照,我想为此辛勤工作的学会领导和东大师生看到后,肯定会感到一阵阵的心寒……
然而改变从培训开始的第一个下午就瞬间发生了!张泉、Ronald Wennersten、王建国三位老师提纲挈领的点拨,29位来自全国各地同学全神贯注的聆听,石楠秘书长精彩的点评,这一切都让我重新燃起了求知的欲望,也逐步了解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这个领域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与实践进展。五个小时的连续听课很少经历过,但时间仿佛只有学校里的三节课那么短暂,回到宾馆才感受到注意力长时间高度集中后的疲惫。
接下来的课程安排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精彩,“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非但没有让我感到丝毫的倦怠,反而大脑如久旱逢甘霖一般贪婪地吮吸着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浇灌,并一步步吸引着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这其中让我受益最大的莫过于王炜老师所讲述的“低碳城市交通”,因为本人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的是城市规划交通与城市功能、土地使用整合发展方面的研究,王老师的讲述不仅让我听到了似曾相识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而且从更系统、更有高度的平台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展现了更为宽广的视野、指明了新的方向。当时就暗下决心,回到学校后一定要仔细消化王老师所讲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纳入到低碳交通领域中来,做到迅速的学有所用,我想这应该是在高校工作的人所能够期待的最大收获吧!当然,龙惟定、李京生、叶祖达等其他老师的讲课内容对我而言也极富启发,所有的课程都在下面偷偷录了音,此刻已经坐在办公室里开始新一轮的“温故知新”了,我想秘书长和各位老师肯定是不会介意的吧!
除了两天半高强度的课堂学习外,实地调研考察、分组交流、集体点评这些环节对我的启发和提升丝毫不比听课环节少,只是为了避免这篇心得不会那么冗长和落入俗套,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自己的收获和欣喜了。总之,本以为漫长、枯燥的培训就这样在全程充实、愉快的感受中结束了,直到大家纷纷握手告别的那一刻,才突然意识到这一周度过的竟是如此匆匆;带着疑惑无知而来的我满载着豁然顿悟的状态而归,这种喜悦真的是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情。如果非要给学会举办这样的活动提点意见,那就是衷心的希望培训班能再长一些、举办的次数再频繁一些、安排的课程内容能够逐步深入下去,让像我一样的“老学员”能够有机会再次参与培训,从中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真正成为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学术研究与规划设计领域的践行者和排头兵。
南京归来后,天津大学规划系的很多年轻教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都非常羡慕我能有机会参与这次培训,他们远不满足仅仅是品尝一下桂花鸭和雨花茶的美味,纷纷要求我给大家全面讲述这次培训的内容。于是,我积极响应石楠秘书长提出的我们学员回来后要做好“宣传队”和“播种机”的嘱托,正在把学到的东西重新编排为几次主题讲座的内容,用我能够做到的最大努力宣传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与知识。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能够再次回到我们天津大学举办学术活动,届时请学会领导和各兄弟院校的同仁检验我的宣传成果,指导我校在低碳生态城市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具体工作。
虽然感谢的话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但最后还是要再次表达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而辛苦付出的每一位领导、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敬意,没有你们的精心安排和周到服务,所有的结果都将不会如此完美,由衷地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