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 正文

齐晓瑾:大数据带来的修旧如旧可能性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众参与平台在灾后数据收集中的应用

2015-06-05 17:3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5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于广州举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专员齐晓瑾作了题为《大数据带来的修旧如旧可能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众参与平台在灾后数据收集中的应用》的报告。齐晓瑾研究员分析了香格里拉灾后重建工作的目标及理念,介绍了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提高民众参与灾后重建的积极性,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搜集数据,指出在历史古城的修复中要体现其真实性。

一、古城修复--建新如旧的理念

我们这次的技术应用是内嵌在整个规划流程中的,所以我会先简单介绍一下规划的工作。这次规划的地点是在青藏高原的东侧边缘的云南藏族自治州,这里其实是以香格里拉这个名字为命名的,英国的小说家在这里把香格里拉描述成一个东西方的文化相通和交汇的一个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这片区域是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古城,主要的居民都是藏族,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香格里拉文化带来了古城一定的商业开发。在2014年1月的一个夜间引起的一场火灾把古城核心区1/5的范围全部都烧毁了,烧毁区的用地面积大概是6.5公顷,涉及重建的房屋有343栋,其他有8处文保单位,其他大量房屋都是本地散片房屋。

清华同衡历史名城所主要承担了这次灾后重建的规划工作,这次规划的目标是把古城重建为具有较高真实性和防灾水平,并且能够体现本地的风貌和文化特征的这样一个核心片区。我们面临的一个好的条件在于它作为藏族这个区域,本地的工匠和建造的技艺都在延续,但是一个重要瓶颈,在灾前这个古城的测绘照片资料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怎样恢复重建这样一座古城?这个具体的工作是由清华同衡和昆明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在清华同衡内部又由名城所主导,有智慧城市安全所、消防所和信息中心共同配合,另外一个限制条件,由于灾后重建的紧迫性,我们需要在一个月之后就要出成果。

甲方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希望我们给一个传统蓝图式的修规,我们面临的选择是不是要给一个美丽的蓝图,然后建造成一个新古城。我们给出了一个不同的选择。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历史聚落有重要的价值,在历史时间中产生和积累的真实性,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包括重要的遗产价值和社区的价值,我们希望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研究和理解它的真实性,并且在重建的导则中体现出来,是从以下的三个方面:

第一,街巷格局与边界、肌理。基于清华同衡在2000年对本地做的研究和总规,这里有100多年的延续、发展和传承,是古城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基于这些信息,规划的要点在于街巷边界和开放的边界,包括地形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第二,历史地形。这些高层以及建筑的标高都是让它修旧如旧的一些控制的要点。从街巷风貌的角度来说,建筑风格、檐口高度以及街巷边界和材料都是修旧如旧的重点。

第三,街巷风貌。从建筑角度,原来的形式和结构进行重建,对于一般民居,主要是指标控制、图则控制和范例引导进行结合,保留原来风貌要求的基础上做一些符合现在生活和消防的改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地块图则、建筑图则和建造手册的三级引导控制体系。

重建中我们对这些需要重建的建筑进行了分类,形成的指导手册包括这样的一个重建的建设规划以及恢复改造重建的建筑图则。从规划管控和建造指引这两个角度为它的有机恢复建立一个编制的基础思路。截止到目前,它的电力、通讯、消防已经铺设完成,很多民居开始重建,也是严格按照现在的导则和手册进行的。

二、数据收集--建新如旧的基石

如果想要避免基于蓝图这种想象式的重建,而是基于真实性的话,就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来支撑导则式的管控。在古城灾后重建方面有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是华沙在二战之后的重建,华沙的重建在国际上得到了肯定,并且重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给我们重要的启发就是在古城重建的过程中有非常好的公众参与,包括对于老建筑、设立回忆征集点等,非常重视这些详细的资料。同时,在复建的过程中尽量用本地的材料。

我们一方面向本地政府机构包括同行单位征集这些图纸、影像材料,同时还建立了一个面向公众的古城重建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收集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信息,基于这样的资料对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进行研究,包括对周边建筑面貌开放空间关系的研究,还有每处建筑呈现的风貌特征的研究。

这样一个公众参与的平台包括两部分:

首先,设立一个微信公众号,这个微信公众号实现的功能一方面是向订阅者推送特定的信息,这些信息部分是我们对古城研究之后得出的遗产价值的分析、灾后重建的需求,以及给公众的反馈,由于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我们通过后台的开发让它实现了用户可以上传照片、文字信息等,可以组合起来直接进入数据库的功能。

其次,建立与它配套的网站,微信号和网站其实都是与数据库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通过网站可以直接点击地点上传照片信息,以及通过微信号所得到的照片,经过后台审核之后可以发布在这样一个网站上。我们是把网站建设成一个对于灾前古城的一个信息汇集的地方,需要了解古城在灾前的各种信息,在这个网站上只要点击相关的地点,可以知道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成为重建的指导,也可以成为大家怀念灾前古城的网络地点。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规划项目组的人员一直在后台与微信号的订阅者进行互动,包括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网站改进建议等,也有一些订阅者会向我们要求其他的沟通方式,或者是见面或者是让我们留下邮箱,把很多的图片资料传过来。最终所有的文物和沿街建筑都收到了资料,这成为我们修旧如旧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一些机构建立联系,包括腾讯地图提供给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新的网站是根据腾讯地图新的接口建立的,腾讯做街景的工作,对很多城市进行街景拍照,他们也把街景的照片发给我们。

如何和本地社区的公众建立联系?我们是通过在本地非常有力的一个文化机构--日月林卡,与公众建立联系的。由于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恰恰可以反映一个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特征,给了我们一个分析它的知识性,以及分析它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这些要素变化的基础。

三、思考:大数据技术与公众参与

大家或许有一个疑问,其实我们是一个灾后重建的数据收集,是不是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大数据?我的理解,其实灾前古城的信息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已经生成的许多的图片,可能是本地居民的拍摄和记录,也有可能是非常多的旅游者的拍摄记录,还包括视频、地理信息,以及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后,大家对于古城新生成的记录,对它的预期有很多东西,但是这些信息是散落在公众手中的,甚至沉睡在一些硬件中很长时间了,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聚集起来,唤醒这些数据,涉及到我们如何管理这些数据的提供方,大家讲的都是使用计算机来分析,接下来我想讲一讲在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是人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人工的数据处理的意义,以及数据处理之后的呈现。

在我们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就会问你们建立的这个公众号是怎样和本地社区产生真正联系的?这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藏族社区,藏族人在这里已经居住了1000年,怎样打破语言认知这个障碍,和他们建立联系,微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对于我们来说了,我们掌握了这样一个群体资源的公众号,包括刚才提到的日月林卡文化机构的众号,它的公众号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公众号,主要是在推广藏族的文化,介绍本地的信息,有非常活跃的本地的订阅者群体,这个群体很大程度是藏族人,通过朋友圈传递这些信息,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本地社区的用户,这些用户成为图片信息和记忆信息的积极提供者。

从具体的个体这里收集的照片信息,能够对地方的特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照片本身的内容不仅仅对我们理解本地建筑的形态和风貌有帮助,也可以反映拍摄者的认识,在遗产重建和遗产记录的过程中不单纯是一个数据的采集,可以把人文的信息和关怀含在里面。下面这些照片是同一个上传者给我们的,这个一个招牌是藏文、英文,这是唐卡艺术村,从图片的信息和后续的交流当中了解到,这个地方不止是一个旅游的小镇,也是整个藏区对外交流最丰富和最开放的区域,所以聚集了整个藏族的艺术家,也是他们的作品对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这个店招上藏文和英文占据了主要的位置,香格里拉包含着东西方文化很浓的内涵。所有的这些信息我们经过后台的整理之后再通过地图进行呈现,这是数字的印记,通过我们的整理可以让它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在扩充重建中,我们相信公众参与有很大的意义,首先,我们可以传播遗产的价值,传播规划对古城重建的价值,同时也是我们和本地居民沟通规划意图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参与行为本身也是我们对于居民的一种赋权,对个体记忆和参与的一种尊重。

我们认为微信平台给公众参与的模式带来了一些新的契机,规划师可以和社区建立长期的联系,公众号本身所提供的包括收集信息的方式、群发图文,甚至通过微信号组织线下活动的形式使公众参与成为一个成本较低,可以直接互动的平台,它降低了公众参与的成本和门槛。我们如果是坐飞机到这个地方的话,每次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公众参与让我们可以通过时空限制来减少成本,解决规划方和当地居民如此遥远的距离的尴尬。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