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年6月7日,贺雪峰教授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美丽乡村--2015乡村规划教育主题研讨会”上做了特邀报告。本文为速记整理稿,文中标题为整理人添加,该文未经作者审定。
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顾问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听了唐子来老师、李振宇院长和张尚武院长的讲话非常亲切。刚才唐老师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在座真正出生和成长在农村的比较少,待过一个月时间的都比较少。但是我的研究生80%来自于农村,我对我学生的要求、特别是博士的要求,是住村400天以上。我们原来对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不了解,从“三农”角度看的时候,觉得很多问题可以讨论。
这一次会议要求我做一个发言,我想具体的问题很多,都可以讨论。刚才唐老师和李院长讲的每一句话都引起很多我可以讨论的地方,但是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还是从我的演讲主题开始谈起。我讲的题目就是--为了谁的农业现代化?
今天的主题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是一个愿景、一个愿望。现代化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望,我们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在这个美丽乡村背后,我们怎么去达到这个目的?恐怕有很多的路要走。
今天我讲的恰恰是美丽乡村和我们一般理解的现代化有很大差距。规划这个学科一定要是开放的,一定要是多元的,一定要对整个国家的复杂性有认识。要有这样的认识,我就希望借下面我的发言,从与主流的观点有所差异的角度来谈谈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究竟是谁的农业现代化?我们怎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手段还是目标?我们究竟要做什么事情?要仔细追究下去会有很多不同的结论。
中国特别复杂,地域特别巨大。譬如说上海,相对整个国家来讲就地域不够大人口也不够多,但是却特别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里面的农村都已经成了城市带的一部分,并且享受到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很多好处。这就使得上海的农村、城市带地区的农村,具有和其他农村完全不一样的特点。这里的农民也具有和其他地方农民完全不一样的需求。这种需求最后表现为利益,这样一种巨大的利益在沿海地区、在城市带地区里面,使得过去我们的制度安排不适应,从而必然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因此,沿海制度创新非常多,就会引起学者的兴趣、公众的兴趣、中央政策制定者的兴趣。譬如上海松江的家庭农场很重要,而且不仅上海有,广州和武汉也都有,我们有关部门或学者就去调查研究,然后说这么好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全国推广?类似的,在大城市近郊以及沿海城市带里会产生很多经验,不仅仅是农业经验如家庭农场等,还有社区建设经验。最后这些经验就经常被推广应用到全国。
但是如果仅仅把针对这些地区调研得来的经验,以政策的方式向全国去推广,就可能遇到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广袤中西部地区存在巨大的差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也存在巨大差异,这都是客观事实。除了沿海地区和一些特大城市的近郊区,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比较滞后,传统的农业方式依然有效,对新方式的需求也不是很强烈。因此,美丽乡村作为愿景没有问题,我也看过好的规划经验和典型,认为在一些发达地区这样去做也很好。但是我们看到的美丽乡村,大多做了些高大上的规划,然后又以项目的方式集中了很多资源,结果那些非常贫困地区的占了总数近80%的村庄获得的资源就更少,这些地区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地区的规划我在报纸上、媒体上很少看到,因为太不典型,但也因为太不典型,就很具有代表性。如果我们简单地把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放在全国,你就会发现不适用,制度就变成了报纸上的制度、新闻联播里面的制度,强行推行的话,就会出现很多笑话。
下面我讲的是批判性的讲话也是批判性的思维,我希望通过我不一定正确的方式给大家一些启发,未来20年到30年,我们的农业主体是谁?谁来种田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家领导人也问谁来种田,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昨天我跟栾老师交流,讲起在韩国调研遇到80岁的老头和老太太种100多亩田,也不需要请其他人来帮忙,这就很有意思。我们经常说没有年轻人种田,今天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是47岁,太老了。但是如果按照韩国的经验,到80来岁还可以种田,那今天47岁,10年之后就是50几岁,20年之后就是60多岁,也就是说还可以种30年的田,这样的话中国根本不用担心没有人种田的问题。因为按照这样推算的话,我国20亿亩耕地只要2000对老年夫妇就解决问题了。我国目前至少有超过两亿的农村劳动力,再减少90%都可以。但是我们一般认为到80岁还种田,还种100亩田的可能性看起来没有,因为农忙的时候根本受不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谁来种田不是一个假问题。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韩国80来岁的老头老太还可以种100亩田,但是我们看起来就不可以呢?前几年我在农村调研,结果当地人也说,50岁和70岁的人种田,产量是没有区别的,而且都比规模经营产量还高。这就非常有趣,这就说明我们的农民也可以到了老年还种田,50、60、70,甚至80岁的人也还都可以种田,并且产量靠谱,比规模经营还高。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未来谁来种田的问题了。那为什么70岁老年人种田的产量不比50岁的低呢?为什么韩国一对80多岁的夫妻还可以种100多亩?因为实现了全程的机械化。我调查的那个地方,当地官员和群众透露,本地农忙大概只需要一周时间,插秧和收割全部机械化,其他时间就是田间管理,管理的好不好、收益多与少,都是自己的事情,甚至田间管理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去看庄稼成长的情况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每天感觉心理上特别满足,这种情况下,工商资本式的产业化农业,怎么可能跟小农方式竞争呢?
今天在城里面一般农民工超过50岁就叫高龄农民工,现在高龄农民工有4700万,这些高龄农民工真正离开家乡打工的只有1000多万,其他的都在家庭附近打工,半工半农,这样就可以照顾到家庭和农业,比较方便。但这样的现象,也与高龄农民工到外面找工作比较难有关,城市里面50岁的人不好找工作,55岁就几乎很难找到工作了。所以,虽然很多农民工其实想留在城里,因为城里当然比农村舒适的多,但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很难生存下去,也没有办法过上体面的生活,就只好回去。
这样的话,我们就要给农民留下退路,让他回去种田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收入,还有很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且还有成就感,回去就是不错的选择,过上落叶归根的生活。给进城失败的农民保留回去的退路,这是他们一个非常基础、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权利。假如我们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向工商资本转移,搞这样大规模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当农民进城失败了,在城里生活不体面,想回去还可能吗?没有任何可能性了,他们回不去了。如果失败的农民回不去了,城市里就有火药桶,城市甚至国家的稳定都成了问题。
所以说,我们能不能为这一部分人的农业、为小农经济、为可能回到农村的这一部分农民工,提供现代化的装备,为他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我们的社会就会非常稳定,我们的发展就会有更多的弹性,我们就有更多应对金融危机的空间,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就会非常多。
然而,我们整个社会看起来都比较关注高大上的东西,大家都愿意看好的东西,我们都把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比,再不济也要和台湾比,没有谁去跟印度比,没有人去和比我们更差的比的。但这样一来,就很可能做出根本不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决策,给我们未来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今天打算主要讲5个方面的内容。
1/6 | 1 | 2 | 3 | 4 | 5 |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