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唐承祚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社会-主体-空间” 视野中的公共参与逻辑》的报告。唐承祚的研究以北京市L空间和K书店为例,基于个体空间经验嬗变的思考,推测其活动和空间背后可能存在着一整套公共参与逻辑。
本文以北京市L空间与K书店为例,结合调查研究与田野访谈的混合方法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基于个体空间经验嬗变的思考,研究其活动与空间背后的公共参与逻辑。
核心分析框架是“社会-主体-空间”,对应着“社会背景-参与需求与公共理解-空间生产”。
对于空间的解释,西方城市研究和空间的思想,经历了从以社会为基础到关注主体的过程;关于“社会”,中国的现代史就是对现代城市的构建的历史。本研究核心就是中国的现代城市空间中的公共参与逻辑。
调研发现,L的青年在校学生将人际交往的核心需要理解为公共参与本身,而K的青年职业群体则理解为独立探讨,从而分别耦合汇聚青年导向的活动形式创新的空间与社会探讨导向的活动内容创新的空间,以间接与直接性卷入公共生活的差异形成两套不同的公共参与逻辑。年龄、身份是决定参与者的公共生活日常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两个群体对“公共”的解释也存在差异。
两个结论:
1)从社会性到空间性:公共参与逻辑的构建。两种逻辑构建的核心差异,不仅是为人的参与需求与理解,以及空间的形成与生产差异,而且本质地根源于同为青年的年龄身份差异;社会性与空间性,以人为媒介交织在一起。
2)青年群体的差异聚合:迈向“小共同体”。同为以公共活动与空间为媒介卷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L空间与K书店的两个青年群体在背景差异基础上形成的都是一种在心理和微观层面上有人际内部的相对认同、在整体和宏观层面上排斥“他者”的“小共同体”。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