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顾诗颖同学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在社区居民交往中的作用--以江苏省Y市H区D小区为例》的报告。顾诗颖以江苏省Y市H区D小区为例,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描述出小区内公共空间中居民交往的状况,并得出结论:虽然公共空间为居民交往提供了空间,但是并不能提供时间;社区公共空间为居民的交往提供了可能,而共同的爱好或者习惯是保证交往持续性的基础。
顾诗颖主要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针对现代城市当中,邻里之间关系冷漠的现状进行研究。本文以江苏省Y市H区D小区为例,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描述出小区内公共空间中居民交往的状况。
首先顾诗颖理清了公共空间这个概念,她认为公共空间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个人聚集的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主要理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从城市及社会研究的角度展开,即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交往的场所;另一类是从政治分析学研究角度展开,即将公共空间作为政治参与的平台。本研究中所指的是第一类公共空间。包括社区内提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比如,广场、健身场地等等。从广义上来说,还包括进入空间的人,以及展现在空间中的广泛参与的交流和活动。提到现代城市社区的邻里关系,她认为,在现代城市社区中,家户之间独立性、私密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人们对隐私越来越重视、工作或者学业繁忙压力大等因素,邻里之间关系越发冷漠。
接着顾诗颖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区的背景,位于H区区政府东侧,建于1998年,2000年前后陆续交付,属于普通商品房。共有33幢住宅楼,约700户,居民1800多人。其中,小孩和老人是比较多的。小区的中心广场是居民之间交往的主要场所。顾诗颖在小区中心广场进行了观察,总结出每个时间段哪些人在其中活动。首先,早7、8点之间,主要是老年人的晨练时间,一般是20人左右,组织性比较强,基本在差不多时间,同一地点锻炼。到了8点到11点半这个时间,主要是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活动,这个时段一般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在旁边看护。下午3点到6点,活动的人是最多的,30到40人的规模,是家长带着小孩玩,另外还有一些下棋的老年人,也是比较固定的。晚上7点到8点是家人散步的时间。因为小区的规定,九点以后遛狗人才可以出来。
最后,顾诗颖从观察中总结了一些结论。第一,公共空间为居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适宜的场所。第二,虽然公共空间为居民交往提供了空间,但是并不能提供时间,还有很多人并没有能够融入其中,尤其是忙于工作的中青年以及忙于学业的青少年。第三,社区公共空间为居民的交往提供了可能,而共同的爱好或者习惯是保证交往持续性的基础。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