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杨辰博士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上海工人社区外来移民的社会网络建构研究》的报告。杨辰博士以上海工人社区为例,关注外来移民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的建构来实现定居;不同类型的移民在社会网络的类型、规模、空间特征和建构过程方面有哪些差异性;以及这些差异性背后的空间与社会机制。
杨辰博士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
杨辰博士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和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的关注点和理论,并提出用社会网络作为理解社区的一个新视角。规划师的社区研究关心的是空间的布局、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居住满意度和居住归属感等邻里关系,更多的是从实时评估的角度谈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此外也从新的技术、新的趋势上来关注社区,包括生态社区和老年社区等等;而社会学家的社区研究有从权力视角出发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主要关注空间不平等、城市更新与记忆、城市权以及郊区的大居与骚乱等;芝加哥学派从生态视角出发,主要研究区隔和聚集、侵入和融合、定居和流动等方面;这两种视角体现了社区研究的重点转向,从国家社会这种对抗性的视角转向地方关系和日常生活方式,也是从一个宏观抽象的结构性视角转向个体的经验式视角。而社会网络这一视角不仅是进行社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结合规划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非常好的工具。社区研究的重点不在于“空间或社会群体的真实边界”,而是社区内“个体的社会网络与亲密关系”,这些动态的网络关系在真正意义上构成了“属于个体的社区”。因此,社会网络为社区研究带来两方面的发展,一是将微观的个体网络与宏观的社会结构连结起来,二是对社会网络价值(社会资本)的测量和比较,为研究居住分异、社会分层和流动提供了重要的定量分析工具。与工业社会的“阶级分析”工具相比较,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更加适合于开放、异质、动态的当代社会。
杨辰博士介绍了社会网络视角在居住流动现象上的应用。包括三个方面:从居住流动的角度上看,社会网络的研究方法需从网络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这两个部分进行加强和补充;介绍居住流动的含义,指不限于地理位置的改变,“居住状态发生的任何稳定变化”都可以视为一种流动,主要包括搬迁、住房改造、房屋产权变更三类;分析居住流动与社会网络关系,居住流动是重要的家庭事件,流动策略选择与个体拥有社会网络的丰富度及其变化有关,它也是城市社区(工人新村)内部的重要现象,居住流动方式的多样性,能够多角度的描述社会网络的类型和作用机制。
杨辰博士介绍了社会网络与居住流动这一分析框架在曹杨一村的实证研究。他将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的居住流动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分析本地居民进行居住流动的原因是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家庭扩展与家庭关系的变化、邻里纠纷和留在村里居民的想法的影响等,而外地居民主要是因为老家没前途,向往大城市生活方式,且有亲人或老乡接待而进行居住流动;其次指出在本地居民的居住流动中,本地居民的网络相对比较丰富,也有亲属、邻里和社团三类,外地居民则主要是亲属和同乡这两类网络;再次分析了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在居住流动的不同阶段不同社会网络类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在前中后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本地和外地的居民在社会网络类型强度和丰富度上面都有区别,所以对于居住流动作用的机制有很大的不同,并指出居住流动是社会居民一个分层和过滤器的观点。
杨辰博士总结了他的研究结果,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网络在居住流动的各个阶段(前-中-后)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户籍身份(本地、外地)决定了个体拥有社会网络的类型和丰富度,不同类型的网络对实现居住流动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流动的结果一方面打破工人社区的单位制特征(社区失落),导致社会网络形态、规模、强度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缺乏社会资本的本地居民更加依赖于原有社区(社区继存),原有社会网络部分得以加强,但离社区融合距离尚远。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