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Elina MALTSEVA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作为社区遗产的生物圈:生物圈导向的城市规划》的报告。她指出,都市地区的城市化对生物圈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并导致健康人口繁殖能力的下降。未来社会的发展可以朝着两条道路前进:技术和生物圈。生物圈方向涉及以生物圈为导向的城市规划的发展,这种规划是解救生物圈和社会危机的手段。这将一方面确保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并具有较高道德的人口的繁衍,另一方面也将在生活基础设施和经济活动都亟待组织的地区保护和发展生物群落。
Elina MALTSEVA 哈萨克斯坦
Elina MALTSEVA的研究主题在于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问题,进而使之协调发展。21世纪初城市化进程使得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出现了很多超大型城市,特别是在亚洲。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要翻倍,城镇化发展意味着在本土或者区域层面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1971年联合国人与自然项目正式启动,把自然与生命、社会科学、经济学、教育联合起来,目标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并且使社会成员获得更加公平的利益分享,同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管理生态体系,以一种更具有创新性的方式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圈保护地被不同国家提名出来,在全球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支持,到目前来讲,119个国家有113处生物圈保护地。
生物圈保护地应具有保护、发展和物流支持等功能,将其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核心区是严格受保护的生态系统,包括土地、生物物种等;缓冲区环绕核心区,通常会使用一些生物保护体系的方法来进行保护,在此可进行一些培训、研究工作;过渡区承担以欢迎友好型的人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定居点、建筑物可分布在过渡区或缓冲区,但绝对不能进入严格保护区。哈萨克斯坦从2011年开始建立保护地,至今已有4-5个,为此政府出台了名为“如何向绿色经济过渡”的文件,其中一个主题就是“城市和融合”。该文件目标在于希望能够到2019年建立1-2个试点性的生态区域,类似于生态圈保护地的过渡区。这种以生物圈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已经在很多俄语国家科研圈中得到认可,城市获得便捷性服务的同时,又能够享有更多的与自然接触的时间,还可以在空间中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有利于身心健康。
Elina提出了几点设计要求:其一,地块之间不能紧密连接,避免窗对窗的相互干扰,而且地块周边必须是曲线,可以去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理障碍;其二,定居点主要功能区之间应该是步行距离,同时住宅要支持多代同堂的家庭架构;其三,地块与地块之间需要一种未受破坏的自然隔离带,作为受人类行为影响的生物物种环境的自然延续。虽然这种模式大范围的实施可能过于昂贵,但由于通讯和能源技术的发展可小范围实施。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