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专题会议三: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

2015-09-30 14:1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2015年9月19-21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贵州贵阳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委会承办的“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专场,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一层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曹广忠教授和学会理事、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委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陈锋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与规划师就中国区域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受邀在大会上作了“对‘一带一路’战略认知”的报告。他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国际区域合作网络。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合作、发展、共赢”。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特立独行”,也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而是在经济全球化机制下促进区域共赢发展的一个国际合作平台。但这个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不同的理念,即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因此,“一带一路”将开启包容性全球化的新时代,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做出的努力。同时,刘卫东认为,“一带一路”不是单向的“走出去”,而是需要与“引进来”紧密结合;“一带一路”不是要恢复历史上的国际贸易路线,而是使用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而是统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长远国家战略。

如何正确看待金融危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约报告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云中教授给予了非常明晰的回答。刘教授指出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泡沫”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现象。经济界的最新研究表明,金融体系蕴含一定的脆弱性有利于金融创新和激励发展,因此,在经济的发展过程往往需要与“狼”共舞、趋利避害。1929年和2008年两次全球金融危机都是由技术创新带来的破坏性变革引发、国内贫富差距加大引发的社会矛盾又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但也推动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层变革,并在危机后都催生了新的金融创新,还促进了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

新常态下我国新区如何发展成为规划界关注的热点,比对日本新城建设和国内新城建设方法,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周君规划师指出,面对中国城市新区规模大、建设速度快、政府主导浓重,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交通支撑等众多特征和问题,新常态下提出应更加注重新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时序,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阶段的新城问题;同时,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支撑交通出行;建设规模上以刚性需求为支撑与人口规模相匹配,逐步建设,不要贪图速度粗放发展。

在城市提质、健康发展方面,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规划师朱轶佳,分析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健康指数”,提出了新的观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健康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但经济增长并不是提升城市健康服务水平的唯一手段,空间、社会、心理、文化和公众民意逐步左右城市健康标准,需要地方政府有一定的主动作为。

如何有效推进跨行政区域协作一直是近来讨论的热点话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宋立新指出,大都市区内部跨行政交界地区协作水平是都市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地方政府对区域发展达成战略共识、明确发展目标,是交界地区合作治理的基础;合作治理机制建设是规划建设有效协调及实施的重要保障,与政府事权相对应的政策策略以及不同要素空间的有效引导,是依托规划解决区域行政交界地区发展失序的重要手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