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朱介鸣:城市规划应当注重对居民社会资本的维护

2015-10-09 14:2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9月19日-21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贵阳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的自由论坛“品质化生活--城乡规划中的社会课题”,于20日下午举行。本场自由论坛就城市规划转型过程中,城市规划学与社会学如何有机结合,共同解决城乡发展问题,邀请了城市规划及社会学方面的多位专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讨论。

现将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朱介鸣报告做整理,以飨读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1.规划在空间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尝试

规划师比较注重空间,重在塑造空间,在空间规划中就会涉及到社会学。

马赛克现象:

一直以来我们社会学所使用的多为西方观点,比如芝加哥学派等,芝加哥学派提出城市马赛克现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现象。各个移民国家的人会聚居在一起,形成种族的组团,这是他们的习惯。这种现象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是他们会相互了解、帮助,然而长时间的聚居会引起种族之间的隔阂。

比如美国的黑人暴动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不公平造成的,而这种社会的不公平是社会现象,它在空间上体现为,贫困的黑人在一定区域内聚居,代表富有阶级的白人居住在另一个区域,两者之间产生非常严重的种族隔阂。这种种族之间的差异体现为经济问题,但规划希望可以在空间上把这种社会的贫富差异消灭。

例1:英国新城市做过实践,每一个组团都有中等收入也有低收入,中产阶级的洋房和低收入阶级的楼房建在同一区域,但最终中产纷纷离开这个区域,同时低收入人群也不喜欢住在这里。这是城市规划里面的社会规划,这个实验被放弃了,因为没有得到接受。

例2:针对欧洲许多国家的移民问题,非洲和阿拉伯来的移民或难民,需要政府帮助,申请的是公共住房,政府采取将不同国家的人分别安置。开始难民没有选择地住了进去,过了几年有了能力和办法的搬出来,又形成自己的种族居住区,按照种族和收入集群是他们的选择,但这种集群存在问题。

新加坡解决贫富差异的方法:

通过西方的尝试,我们看到自上而下的把种族打破的规划并不见效。而新加坡利用大量的公租房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极大地解决了这一社会矛盾。新加坡的公租房达到80%,是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而目前国内政府建设的低收入住房比例相对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商品房,商品房就是市场选择,选择住哪里就住哪里,并不容易解决社会分化的问题,不宜于社会融合和种族融合。

解决社会融合问题,对于城市规划还是一个挑战。

2.城市规划应当注重对居民社会资本的维护

社会学比较关注低收入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最大的资本在于他们的社会资本,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互惠、信任及稳固的社会网络,是弱势群体最大的社会资本。

规划需要极大的维护这种社会资本,不将它拆离,尊重社会资本对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3.创意城市的形成基于社会学,由多元的文化背景混合产生

加拿大学者,提出3T模式,指出多元的城市社会,易形成创意城市,创意城市的形成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混杂在一起,但这种人类混杂不是自上而下混合的,而应是自然而然的。中国具有创意城市的潜质,如深圳是移民城市,不同的人混在一起,产生了形成创意城市的条件。但是也会有部分问题,不同背景下的人聚集在一起,容易形成不信任的因素,这样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个互信的社会体系,这个平台做起来的话,需要多方面的研究。

城市规划需要研究问题:对于法制的研究,打破马赛克形式是否是正确的方式,是否从规划的角度打乱马赛克。

结论

城市社会学值得研究的课题还很多,对于城市学和社会学在城市规划中相互配合的空间还是很大。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