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
2015年10月24日 周六 下午4:30
展出时间:
2015年10月24日——2015年11月15日
展出地点:
西岸艺术中心
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8号馆(近龙兰路)
主办机构: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
承办机构: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策展人:
王伟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学术主持:
鲍 昆 视觉文化批评家、著名策展人
张 晴 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人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媒体支持: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时代建筑》
交通到达:
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6号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城影相间》摄影展前言
鲍昆:城市·影子·人
鲍 昆 视觉文化批评家、著名策展人
当粮食生产的大部分困难被工业技术解决之后,农业在整个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比重越来越减少。于是那些曾经给人们带来视觉愉悦感的田园乡村风景就渐渐转换了,依傍道路和集市成长起来的城市,慢慢变成文明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各种各样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带动起全面新型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人,不再是简单的与土地打交道的人了。人,也因此开始变得复杂。因为一切都变了。乡村坎坷的土路变成平滑沥青路面的公路;掘开土地的锹锄简单工具变成挖掘机和推土机;光脚裸奔的行走变成了乘坐各种舒适的交通工具,并可以在半天时辰内抵达地球的另一端,只是需要在起始和抵达的两端通过两个公共空间端口的检查。原来权力统治者所居住的封闭城堡变成了开放的城市,城市的时代来临了。
大规模工业文明开始后,城市成了文明的核心。文明的动机和计划都是在城市中开始的但是文明在这里是个复杂的内涵,包括邪恶的政治算计和极端的暴力规划以及之后所带来的灾难。所以,城市也不仅仅是一个全部正面理解的空间结构。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城市越来越大,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容器,盛放了人类所有的行为,就像一个无数菌种和病毒的集合体,相互吞噬并结合发酵。当然城市随着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豪华炫目,只是在表面的舒适后面是更为复杂的艰辛和酸楚。所以那些靓丽的符号背后是更为暧昧的解读。
城市也是一个各种复杂符号的集合体,是一个视觉性的存在。早期的城市绝大多数都随着时光湮没在幽深的历史中。尤其是由泥土和木材建造的古代中国的城市。欧洲城市的公共建筑大都由石料建成,其残存的遗迹成为后人们研究历史的宝贵对象。再有就是图画,比如中国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无论如何,城市是人类文明史最主要的载体。
摄影术出现后,城市的历史记叙视觉化。视觉化呈现的细节性,让我们对城市时光的历史性有了生动形象的感知。尤其是在近一百年来,摄影所反映的城市已经跨越了表现单纯的建筑,而是更多地朝向城市真正的主体——人,以及人的社会活动和之上的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开始全面的城市化扩张,带来了整个文化的嬗变。围绕着城市,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力量在进行博弈,是一台剧情与背景无比丰富的戏剧。全世界的摄影师都在羡慕中国的同行,碰上了视觉资源这么丰富的时代。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主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城影相间》摄影展,就是力图用影像来反映中国城市化进程,并通过影像来探讨如何理解未来会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展览征集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方方面面。很多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用生动的影像表现诠释了空间、时间与人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更为可贵的是,一些作品对于城市化有基于根本价值观的思考和批判态度,让这个展览进入文化关怀的高度。
城市是时间的过客,影像是永恒的历史。展示对这一辩证的关系和对城市主体人的思考,就是这个展览的最大意义。
杨保军:寻找平衡之道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城市化浪潮在中华大地奔涌不息,浩浩荡荡,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冲刷着温情脉脉的传统社会,侵蚀着生机勃勃的绿野影像,催生着几代人的现代化梦想,重塑着千家万户的家园景象。作为城市化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规划师能更加敏感地触摸到城市的脉动,更加全面地见证社会的变迁,更加深刻地体验空间的矛盾,更加纠结地直面情感的冲突。一方面,高耸入云的塔吊、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街道、绚丽多姿的空间彰显了现代化的力量和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伤痕累累的大地、支离破碎的人情、千篇一律的城镇、漂泊无依的心灵默默诉说着现代化背后所承受的伤痛。
眼前是都市的诱惑,心底是远山的呼唤,这是城市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现实矛盾,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蜕变中必然遭遇的文化冲突,也是规划师难以拿捏、屡遭拷问的课题。农业社会具有与大自然同期性的循环,大自然平衡和谐而有节奏,农作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稳定的自然周期;人们将希望的种子投注于土地,耐心等待着发芽、抽穗、收获;人们的情感与自然相合,朴实、稳定、深沉、悠远。工业社会的快节奏和不确定切断了这种绵长的情感,尽管物质丰富,但前景未卜,变动不居,难以填补精神家园的失落,现代都市的困境由此而生。“繁华的都市路怎么走?”这句歌词象征着一个社会的转型。
这次影展的主题是“传承与变革”。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变”与“不变”的冲突对抗中交织前行的,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何种变革顺应了时代潮流、承载着希望和光明?何种恒久不变的价值和情感值得珍视?策展人试图借助摄影师的镜头,把规划师群体的思考呈现出来,为我们提供多样化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借此挑动我们对传统、现代、时间、空间、环境以及内心真实情感的拷问,引发社会对丰富而又矛盾、生动而又荒诞、自信而又失落、富裕而又贫乏的城市生活景象的检视。
《高空上海》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视角展示了现代化建设的骄人成就,昭示着城市化的信心和希望;《城市脉动》用光影铺设出一条条快速轨道,彰显了城市崛起的速度、力量和节奏;神圣的使命、动人的旋律掩盖了个体的微不足道,于是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个体成为这个世界《行色》匆匆的过客。
然而,人都是有情感和历史记忆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时空参照系,它可以使我们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快速发展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心理的变化相对于科学技术、相对于城市的变化是滞后的,因此迫切需要历史来舒缓人们在急剧变化过程中的不安定感,给人提供情感依恋或者文化认同,迫切需要从历史的轨迹中学习经验、思考生活、寻找力量。《屋顶》、《徐汇历史风貌》和《通往海上旧梦的时光阶梯》抒发了这种情感,在一片浮华喧嚣中发出了柔弱、低沉而又坚定的呼声。特别是委身屋角的《阶梯》,让岁月的沧桑见证着传统工艺的魅力,散发出斑驳的气息,经久不散。
《我们的城市》能成为人们心仪的家园吗?随着城市野蛮生长,大地仿佛在喘息哽咽。不管是粗制滥造的空间生产,还是精心打造的《郑东新区》,《山水》意境荡然无存,诗意栖居何从谈起?美丽的自然风光,并不能和谐融入城市意象,开阔壮观的画面,只剩下单调、孤独的高楼影子,了无生机。
大自然的律动是一首生命交响曲,时而轻歌细语,时而高亢低昂。静静地倾听大自然的律动,就会感悟到生命的灵动和天籁的和谐,获得一种莫名的慰籍。城市化营造出了另一种《律》:机械刻板、单调乏味、了无情趣。文学家抱怨说:批量生产的这类同质化空间,缺乏细节,缺少意外的惊喜,没有故事,使创作灵感枯萎,因为文学作品离不开精彩细节的支撑。
《变陆为海》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浩大的填海工程似乎在为将来的繁荣打下根基,绵延已久的生活方式即将消逝。乡民对家园的无限眷恋,对未来的茫然无助,通过丰富交织的人群、表情、形象和景物得到生动呈现。
在《街道隐喻》中,宏大叙事让位给了现实的困惑,透过一组街道生活侧影,我们可以读出快速发展时期普通市民的生存感,虽然不乏黑色幽默喜剧成分,但也是真实的、坦白的、坦然的。
《白山黑水》影中有画,画中有情,我们分明聆听到大自然清新的呼吸,感受到内心的安详,体会到摄影师的情感寄托,领悟到故乡的珍贵价值。
《最后的渔村》呈现了“新”与“旧”的和谐关系,它不应该成为绝响。新与旧既有对立,也有统一,即使在生存空间极度紧张、建筑密度最高的香港,“新”与“旧”《之间》也能戏剧性地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这种“混乱中的秩序”给了我们一种全然不同的认知。
宽阔笔直的大道、狭窄曲折的小巷,高耸敞亮的写字楼、低矮昏暗的城中村,时尚光鲜的白领、朴实辛勤的民工,喧嚣拥挤的都市、冷落凋敝的乡村,这一切共同构成城市化的真实图景。在《风起云涌》的城市化浪潮中,能不能巧妙地平衡传承与创新,能不能让城市精彩地承载历史与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思考与行动。
摄影师的刹那之念,流露出的是永恒之心。愿观者能从作品中感悟到刹那与永恒的文心影境。摄影本身虽然改变不了历史,但却可以使现实进入历史,使现实进入公共视野,提升社会对认知现实的感染力和启发力。期待更多同仁加入《城影相间》活动,用眼睛和心灵,倾情打量我们生长的土地、城镇和人民,并奉献出您的佳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挂靠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员会以城市研究与城市评论为核心,开展城市影像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以加强城市规划学科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与艺术等相关学科的交互研究,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推广传播与公众参与,丰富我国城市研究与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推进我国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