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2017-07-10 10:0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于6月28日在福州召开,与会的多位专家就“海绵城市、排水防涝”等问题作出了精彩报告。本次学术年会,让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宴会。

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于6月28日在福州召开,会议由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院长张全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邵益生,福州市政协副主席兼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罗蜀榕分别致辞。

张泉副理事长表达了对学委会多研究学术问题,为行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期望;邵益生主任希望工程规划师们要有科学的精神和职业的操守,实事求是,顺应自然,用技术、用智慧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工程难题。罗蜀榕副主席介绍了福州市的治水历程以及福州市目前开展的内涝及黑臭治理的工程,希望各位委员和参会嘉宾为福州市的治水献言献策,更好地改善福州市水环境。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上午半天为学术交流会。学术交流会分上下场,上半场为福州专题研讨,下半场为全国专题研讨。

福州专题研讨会上,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会代表就福州市海绵城市、排水防涝、黑臭治理做了汇报交流。

高学珑院长做了《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城市——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讨》的报告,高院长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的好不好,关键是人民满不满意,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2016年,福州市荣获国家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推进过程中,如何确定科学的建设路径是福州市面临的重大抉择。在充分考虑福州市现实需求、人民期望的基础上,提出“全域海绵与试点海绵并重”的建设路径。

全域海绵以要素为主:针对“涝”的问题,采用“上截、中疏(蓄)、下排”的治理措施;针对 “黑臭问题”,采用“源头控污、沿河截污、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水多水动、生态修复”等治理措施;在快速解决“痛点”问题的基础上,逐步从末端向源头延伸治理。试点海绵以全方位指标为主,突出源头治理,探索“规划-建设-运管-考核”全过程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全域海绵和试点海绵策略不同,但结果统一,即让人民满意。

林功波副院长做了《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构建人水共生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的报告,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专业衔接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的超标暴雨频现、洪涝灾害频发,提出了排水防涝应采取“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对策,同时要采取“道法自然、顺势而为”的理念。城市应构建由微、小、中、大四个层次的排水(海绵)系统组成的广义排水防涝系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对福州而言,微排水(微海绵)对应的是源头径流控制指标,即24.1mm降雨。小排水(小海绵)对应的是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即2-5年,即123-171mm的降雨。中排水(中海绵)对应的是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即30-50年,即250-272mm的降雨。大排水(大海绵)对应的是山洪50年一遇的标准,江洪100-200年一遇的标准。以海绵城市理念贯穿的狭义海绵和广义海绵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

高小平所长做了《福州市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面对的挑战》的报告,福州市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面对的挑战。从福州市水环境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相关概念分析等介绍了福州市水环境存在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福州市水环境问题最关键是解决内涝和黑臭问题。

福州市通过科学、系统分析,提出内涝解决措施:“上截、中疏(蓄)、下排”,即高水高排、扩河快排、分流畅排、泵站抽排、水系连通、蓄滞并举、水土保持、科学调度、建章立制;黑臭解决措施:源头控污、沿河截污、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水多水动、生态修复。目前福州市内涝治理方面已开展:高水高排工程、分流工程、晋安河扩河工程、蓄滞工程(五湖二池三园工程)、排涝站改扩建工程;福州市黑臭治理方面已开展:黑臭治理已分成7个水系PPP包在进行。她介绍了福州市内涝、黑臭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同时就污水处理率、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收集率几个水专业的概念与与会代表展开了讨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会代表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海绵城市、黑臭水体做了精彩的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水务督察中心张志果主任报告了《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解读》,2017年5月17日,经国务院同意,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国首次编制国家级、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规划》编制背景、编制思路与内容、《规划》实施等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形势,确定24项发展指标;对各专业进行整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确定12项规划任务和12项重点工程;从明确责任主体、科学实施规划、保障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规划与工程设计所所长朱建国做了《安全、集约、生态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以江苏省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为例》的报告,报告结合江苏省已编制完成、颁布实施的城乡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城市排水防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环境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阐述“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市政基础设施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十三五”期间形势与需求,明确“十三五”期间发展思路与规划目标,确定主要建设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指导各地相关规划编制与工程建设,兼顾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河道治理内容。无论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从有到优、系统提升的污水处理,绿灰结合、过程控制的排水防涝,还是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的综合管廊等,始终贯穿安全、集约、生态理念!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吴君炜就《重庆山地特色海绵城市规划探索》做了报告,《规划》根据重庆主城区“山水生态空间足、雨急坡陡径流快、土薄高湿持水难”的自然特征以及水环境污染较重的问题,提出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建设“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城市”的目标。

按照“净化优先保安全、高蓄坡滞低缓排、渗透回用促循环、山水林田城相映、立体海绵惠渝州”的规划策略开展80个流域排水分区的海绵城市系统规划。划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规划》采用流域管理,实现流域指标刚性管控,地块指标灵活调配;采用“立体绿化”、“高蓄坡滞低缓排”、构建“活水系统”等措施,构建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系统。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马英高工就《吉林省黑臭水体管理措施与考核指标》做了报告,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量化可控的指标体系,从组织体系、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管理、考核等环节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协调、重点突出、合理规范的推进吉林省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切实发挥工程效益,建立安全、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

下午半天为专题调研,与会代表分别调研了福州规划展示馆和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本次调研,让大家了解了福州的历史和文化。本次学术年会,虽然时间紧张,但是通过交流、调研学习,让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宴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