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第三期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营学员心得> 正文
童学强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人很荣幸能参加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办的为期6天的“第三期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营”,紧凑而宝贵的一周,收获颇丰,深表感激!本期工作营可谓干货满满,各位专家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背景的规划从业人员结合工作经历敞开心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主要涉及到政策背景、技术创新、公众参与、项目实践、职业发展等不同层面的问题。结合课程培训、实地调研、分组讨论、交流点评的观点,主要心得体会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下。
一、心得体会
1、尊重生态文明的系统性,警惕低碳生态陷阱。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间的选择,追求城市的最高境界应是诗意地栖居。生态文明应是系统性的综合考虑,不要单独考虑某个要素。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需要“内外兼修”,既是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修补,也是软环境(社会文化行政)的修补。城市扩张是有极限的,更新是无止境的。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科学的精神、批判的精神,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方案中应当重视引导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低碳生态。
2、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设计应为人服务。国际上最重视的是城乡居民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政府应有计划逐步推动城乡的社区建设,不断增强居民对属于自己社区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维护的能力。同时,规划设计应为人服务,例如近年来“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被乱用,应该针对特定阶层、特定收入水平的人群来制定,不能盲目铺开,否则会造成底层生活服务成本的提高。
3、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做到精细化、数字化。对于复杂地形的精细化利用要做到三点:一是保护山水景观格局,二是保障生态循环系统,三是保证安全限制要素。低碳能源供给也需要因地制宜,要根据自然条件、政策导向、建筑功能等原则进行分析,不能“拍脑袋”决定。打破“见山挖山、见河填河”的思维方式,突出地形改造的内在逻辑。如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人工湖建设方案,运用“低扰动、圣洁宁静”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实施原则充分体现人工湖的价值所在;318国道改线方案按照“不上山不挖山”的原则,破除唯用地规模论的生态优先的道路选线优化方案。
4、通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来减少城市交通系统碳排放。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碳排放的因素与影响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因素几乎相同,我国交通规划可以借鉴欧洲、日本交通的成功模式经验,打造“公交畅通城市”,实现“以公交为主体、自行车、小汽车、步行等协同的综合交通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策略就是减少城市交通系统碳排放的策略。
5、低碳生态技术的“断舍离”。很多低碳技术的应用本身会带来不低碳的生产过程、运行过程,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低碳新技术的应用需考虑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平衡和成本。应尝试找到一条回归自然的技术方式。
6、低碳高效的全过程规划实施策略。规划、设计及施工联动,通过在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层面编制建设工期表,为前期统筹创造条件,为项目建设工作计划和设计施工提供充分的信息与系统对接,从规划实施角度提出低碳高效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规划理念创新与技术实践创新如何衔接统一?例如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时间差。
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使用前提出相应的使用和设计方案与报告、并进行必要的论证或试验,以切实保证这些技术、方法、设备或材料的可行性与应用的安全可靠性等,这个过程使得新技术、新设备的创新应用存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例如目前推广使用的地源热泵,该系统对于地下资源的长久稳定与平衡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尚不得而知,而目前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大量的推广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用实际工程项目做试验。建议我们的理念创新能稍微放慢脚步,等待一下技术实践创新的慢节奏,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2、自上而下编制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中确定的指标体系如何体现其科学性和操作性?
目前,各类规划都需要制定一些可量化、可实操的有抓手的指标体系,而往往越是处于顶层、宏观的指标,越是缺乏结合自然和实施条件的量化分析,实际操作中即使碰到与现实条件不相符的情况,下一层次的规划也只能被动的落实指标,这些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值得思考和推敲。
通过6天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营”的学习交流,近距离聆听了行业顶尖专家们的研究成果,收获了规划同行们的经验和友谊,获取了低碳生态规划理论、实践、方法、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但是,不可否认,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尚有很多问题难以给出标准答案,还需要大家在今后的规划实践中继续总结和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童学强
201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