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第三期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营学员心得> 正文

薛松:低碳规划需强化与既有法定规划体系的衔接耦合

——第三期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营学习心得

2017-07-13 17:2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薛松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丁酉夏至,清华大学,有幸加入中国规划学会主办的第三期低碳生态工作营学习。短短六天之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共同聆听学界前辈传道授业解惑,现场考察低碳生态建设,分组开展案例交流讨论,深度浸润于生态低碳建设的主题学习中,收获很大。

近年来,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涌现出一大批低碳城市、生态绿色城区的试点。先行者众,却并非都能获得理想的实施效果。究其原因,既有理论指导方面的概念偏差,亦有设计方法层面的准备不足,还有管理实施过程的落地难题,诸多因素导致实际建设成效每每难达规划预期。

面对以上种种情形,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城市规划师,难免心生各种困惑。前三天导师们密集授课,信息量巨大。在近距离感受学界前辈们的学识、风采的同时,也破解了不少心中的疑惑:张泉老师系统梳理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体系,映照之下,发觉理论体系方面自己存在许多缺漏亟待补充学习;尹稚老师的案例精解,为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规划设计全流程中还有广阔的领域可供探索;杨保军老师的三亚案例,则为城市双修与城市设计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尽管各地的建设本底与难题各有不同,但是通过城市设计分析研究的技术路径解决城市难题也让自己产生许多共鸣;谭纵波老师对于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可能性再思考,更是从独特的视角对眼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低碳建设热潮予以剖析,有助于我们相对更为客观地去面对媒体舆论和学界近年来的种种喧嚣,有助于我们更为冷静的辨析“低碳、生态、绿色”等概念的差别,同时在今后的规划实践中探求更为务实、更接地气的技术路径,尤其要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进而堆砌技术的过度规划。

相较静态的理论学习,小组讨论中的头脑风暴更是激发出了大家心中许多的困惑和槽点。小组成员以工作在一线的规划工作者为主,也有规划管理部门的代表,交流的案例也是兼顾南北、横跨东西。上至宏观尺度的流域型生态保护与研究、市域层面的多规合一,中观尺度的生态城区规划、管控,也有微观尺度的社区更新、海绵建设。交流中发现,尽管低碳生态规划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但各地的政府机构、设计单位和社会民众对低碳生态的认知差异巨大。政府机构面对上级部门的种种考核往往缺乏系统应对,日常工作中疲于根据不同的要求部署不同层级、不同尺度的项目,各地建设基础、发展水平各异,项目推进也往往陷入“多龙治水”的困境,整体性、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重复投入、低效投入的问题较多。设计单位也面临传统规划模式难以为继、倒逼转型的十字路口,随着低碳生态规划项目编制需求的涌现,大量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各地规划设计单位都在努力学习以跟上社会时代的步伐,然而许多跨学科的技术方法对传统规划学科出身的设计人员形成了技术壁垒,往往在项目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人才储备也是各单位部门共同面临的问题,虽然高校规划学科也在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但在规划人才培养方面,仍然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低碳生态发展需求,甚至对规划学科自身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惘。社会民众对于低碳生态的认知,近年来由于宣传媒体的努力推动也在不断提高,多是基于对周边生活环境改善的朴素认知,同时也对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日益关注,为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组成员结合自身案例和工作感受,对低碳生态规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许多系统性问题尚无法在自身层面获得解决,但大家对低碳生态规划工作的意义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主要心得可总结为:在生态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化,多种学科跨界融合的今天,城乡规划学科更应该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以空间为核心内容,积极整合相关学科的低碳生态技术成果,强化与既有法定规划体系的衔接耦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规划专业理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