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3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和黄山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机遇与挑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的再推进”专题研讨会在黄山市屯溪区隆重举行。
此次研讨会选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具有突出贡献和示范意义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召开,具有特殊的纪念性意义。二十年前,许多前辈们共聚屯溪,对“历史地段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黄山会议也成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二十年后的今天,名城保护领域的老中青专家再聚屯溪,共议保护,共谋发展。
2016年
-
11月周一
14
-
2007年11月14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
2007年11月14日
国务院以国函〔2007〕118 号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
-
1992年11月14日
14-1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学术委员会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风景环境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共同召开的,会议内容为“风景环境与建筑”和讨论起草“国家风景名胜区宣言”。
-
1986年11月14日
14-17日,第四次中国城镇化学术讨论会在石家庄市召开。
-
11月周二
15
-
2013年11月15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
1994年11月15日
15-1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和衢州市人民政府在浙江省衢州市联合召开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讨会暨1994年年会。
-
11月周三
16
-
2013年11月16日
16-18日,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青岛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城市时代,协同规划”。
-
2006年11月16日
建设部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1986年11月16日
16日-12月10日,全国城市建设成就展览会再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展览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成就的一次大检阅。
-
11月周四
17
-
1987年11月17日
17-21日,全国首届建筑教育思想讨论会在南京召开。
-
11月周五
18
-
2015年11月18日
住建部印发《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
-
2014年11月18日
国务院以国函〔2014〕149号批复《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
-
2013年11月18日
国务院以国函〔2013〕120号发布《关于同意将山东省青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
2012年11月18日
国务院以国函〔2012〕195号确定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
-
11月周六
19
-
11月周日
20
古城保护与城市设计专家聚会黄山市研讨古城保护
2016年11月13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安徽省黄山市城乡规划局、黄山市屯溪老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的“机遇与挑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的再推进”专题研讨会在黄山市隆重举行。【详细】
武汉市发布2030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意见
启动编制的2030年“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是武汉市关于“2020年近期—2030年中长期—2049年远景”的顶层设计体系。指导意见明确了武汉2030年的发展目标:成熟的国家中心城市,之后20年迈向世界城市。为此需要具备更具竞争力的城市发展动力、需要成长为更睿智增长的大都市区、需要成为有魅力的滨水文化城、需要增强更国际化的开放功能、需要建设更绿色安全的宜居环境。【详细】
发改委:东北四大副省级城市将与北上等建立对口合作
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有关情况。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与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市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开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和定向培训,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积极吸引项目和投资在东北地区落地,支持东北装备制造优势与东部地区需求有效对接,增强东北产业核心竞争力。【详细】
1/3新增建设用地用于支持1亿人口落户城市
国土资源部已经开始以此为重要标准,调整未来5年建设用地指标的安排与计划——未来五年,国土资源部将安排总计120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吸纳农业人口转移落户,而按照原计划标准测算,这一指标只有720万亩。2015~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约为3900万亩,这意味着将有将近1/3的新增建设用地,被用于确保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同时,一系列以此为目标的土地管理机制,也已在建立当中。【详细】
新型城镇化再迎风口: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
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0月3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已被业界视为我国推进特色小镇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在这一指导性文件发布之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则公布了我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门于2016年7月1日的文件还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的目标。【详细】
郑思齐:对中国若干区位导向性政策的研究及讨论
张立群:产城融合是城市宜居宜业的关键点
杨宏山:建立多层次的对话平台 推进城市规划对话机制常态化
吴志强 “数字经济+城市规划”有很多机遇
吴良镛:乡村治理的探索与人居科学的发展
人居环境关乎每个人的权利,创建美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回顾历史,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世代的营造、积淀,逐渐形成了城乡和谐共生的区域空间整体,构成了今天城乡发展的基础,其历史经验也是值得今人挖掘的宝藏。 近年来,我领导团队开展《中国人居史》研究工作,挖掘、展现出中国历史上诸多典型城乡区域的人居环境特色,与此同时,以古鉴今,“落地生根”,逐步、有序开展相关地区人居建设实践。【详细】
吴志强:大数据助力智慧小镇的智能建设
整个城市建设,应该说是人类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人工制造。但是直到今天,我们才在发育人的感知系统,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实际上城市面临的最大的就是三个问题:第一,错综复杂问题中,我们看不到什么是中枢神经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的问题;第二,我们一直看不到城市明天是怎样的;第三,在运作的过程中,城市管理的纷繁复杂的过程中,实际上城市是分成两个系统的,即城市分成中枢系统应该管的问题和下面的迷走神经、自身自组织应该管理的问题两部分。【详细】
周俭:城市遗产及其保护体系研究
上海正在编制“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自1999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11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后,根据2003年出台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于2015年又确定了119个风貌保护街坊和23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然而,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与国家现行的保护体系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如何从理论上评价上海的这种保护方法,本文拟对正在编制中的“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一些研究性的观点。【详细】
李强:新型城镇化与市民化面临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之所以新,关键是突出了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所涵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即作为城镇化主体的人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质和社会权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四方面就是人们进入到现代文明体系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从生产方式来看,人的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正经历着全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人们面临的不仅是居住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生产运作的体制、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即产业形式的变化。【详细】